原文來源:http://www.ithome.com.tw/itadm/article.php?c=69897
致力於Android與iOS行動平臺程式開發的索驥創意共同創辦人高宏傑,分享他們對智慧型手機開發的看法 |
|
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,目前有許多個人與公司都投入手機應用程式的開發,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Google Android與Apple iOS作業系統,而目前致力於這兩種應用程式開發的軟體公司中,索驥創意正是其中之一。 一般IT人都是本科系畢業,而我們在採訪索驥創意的共同創辦人高宏傑的時候,很驚訝的發現,他畢業於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(現為工程與系統科學系),依照所 學,他原本應該是在核電廠、科學園區,或是生物科技等公司上班,但是他卻捨棄原本所學,轉而投入韌體與軟體的開發,並且在2008年與MBA的同學共同創 辦了這家公司。 曾就讀全臺灣唯一的核子工程系 1990年代反核的聲浪高漲,衝擊到該系的招生,因此便改名為工程與系統科學系。高宏傑認為改名相當合理,因為核工要接觸的領域相當廣泛,包括物理、化 學、生物等,也因為範疇相當廣泛,因此該系畢業之後的發展領域相當多元,包括核電廠、生物醫學、製藥、輻射檢測,或是半導體材料的製造等,所以他的同學在 畢業後實際投入核能發展相關領域的人數反而並不多。 有如此豐富的發展空間,為什麼高宏傑還要轉投IT領域?他表示,從國中時學程式語言開始,就因為可以透過程式在螢幕上繪圖而感到相當興奮,從此就對程式設 計有相當的興趣。再加上就讀清華大學的時候,因為校風相當自由與開放,只要有興趣就可以修任何課程,所以在那個時期,高宏傑就選修了資料結構、計算機組 織、微算機等科目。此外,因為核工系是個綜合性的學科,他的指導教授又相當喜歡實驗與實作,因此他在這段時期間學了許多本科系以外的知識。 高宏傑的第一份工作是行銷與專案管理,但是他發覺如果要持續在科技業發展,就必須有開發與實務經驗,因此他離開原本的工作,並進入了一家網路通訊廠商撰寫 韌體,轉型做技術開發。其實他原本的生涯規畫,是先工作2到3年,然後出國念科技管理相關的研究所,工作之後,卻不知不覺地連續做了6、7年,因此選擇留 在臺灣念工商管理碩士(MBA)。會選擇念管理相關的碩士,是因為高宏傑認為臺灣科技人才相當豐富,而且在各個科學領域的技術都相當先進,但是在科技服務 與國際化接軌的部分,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,因此希望藉由工程師背景跨入這個領域,並且有所發揮。 參加Android Competition與資策會Ideas Show並獲獎 而之後他們也參加了2009年,由資策會所舉辦的Web 2.0創新創意大募集(Ideas Show),這是資策會為了鼓勵Web 2.0產業所舉辦的競賽,而索驥創意則透過Frienditude這個服務通過甄選,並得到中華電信與資策會的資源協助。 Frienditude是一個與現在流行的Facebook類似的社群網站,但是比較特別的,是使用者透過智慧型手機,就可以把通訊錄裡頭的資料同步到雲端,而只要擁有相同的帳號,就可以在不同平臺上擁有相同的聯絡資訊。 不過很可惜的,在Facebook受到廣大歡迎之後,其他社群網站也隨之沒落,因此高宏傑他們便專心致力於Android與iOS的應用程式開發。 Android易學難精,iOS難學易精 以程式語言以及學習曲線而言,高宏傑認為Android在初學階段,可以很快得到成果,iOS卻不容易,很難入門。也就是說,如果是完全沒有相關程式經驗的開發者,初學Android,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寫出1個簡易的程式,但是iOS則要花更長的時間學習,相較之下,iOS就比較難入門。 但是,若要更進一步,情況就相反了。寫出功能更齊全與複雜的應用程式,iOS在跨過剛開始學習的難關之後,就不是那麼困難;反觀Android,則會有越來越艱深的感覺。因為Apple iOS使用的是Objective-C語言,而Android的開發語言則採用Java-based,因為Objective-C程式語言較Java更為嚴謹,因此在學習初期,iOS會花更長的時間學習與熟悉。且多數臺灣開發者對Java的熟悉度比Objective-C更高,因此高宏傑認為,iOS是難學易精,而Android則是易學難精。 而目前臺灣有許多開發者與公司,都開始致力於代為開發行動裝置應用程式,索驥創意就是其中之一。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替一些硬體廠商,撰寫硬體產品在智慧手機上的應用程式,例如IPCam、NAS等硬體,只要這些設備有相對應的應用程式搭配,使用者就可以透過手機監控與管理。 對於想投入手機App應用程式開發者的建議 然而,高宏傑的意思並不是勸阻他人加入開發者行列,而是在鼓勵大家努力嘗試的同時,必須要有成功機會不高的打算,因為要像新聞報導的那幾套軟體一樣成功並不容易。 高宏傑表示,如果單純想寫一套程式,讓自己可以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可使用,或者僅是想驗證自己應用程式的用途,他建議選擇Android的系統,因為以開發平臺來看,Android的應用程式審核流程不似iOS那樣嚴格,不會有諸多限制,因此對於想嘗試自己寫程式功力的IT人員來說,是比較好的選擇。 而想靠應用程式賺錢的開發人員,高宏傑建議選擇Apple的iOS平臺會比較理想,雖然他們的制度比較嚴格,但是可以通過審核、上架的應用程式,代表著完整度比較高,不會有程式無法執行的窘境,也就是,Apple的審核流程幫開發者做了驗證的工作,再加上統一的硬體規格,不必考量不同廠牌或型號的行動裝置相容性,因此在iOS上的應用程式,一般都比Android更可靠、穩定。 另一方面,iOS的使用者,多數都已經養成了花錢購買軟體,覺得買軟體是一件很正常與天經地義的事情,相較之下,Android使用者習慣下載免費軟體,如果碰到需要花錢購買的軟體,就會尋找其他替代程式。 因此依照兩平臺使用者的習性,高宏傑看到,靠開發程式來賺大錢不是那麼容易成功,不過他認為,想透過應用程式上架,賺取額外的零用錢是非常可行的。文⊙林柏凱 |